青年学者怎么评项目?
我一般不评价别人的项目,因为不是同行不知道来龙去脉和具体细节,贸然评论是不合适的,而且很容易说出错误的话。 但是这次青基申报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和某位申请人是同一批通过答辩的,也互相认识。因此对于他的项目可以说多出几分了解,并且可以肯定的说他的项目内容本身质量不错。
从他的项目看,他是基于自身科研兴趣和创新点来选题的,并没有跟着热点跑,这一点很难得。同时可以看到他和导师之间的讨论和思想火花,这是非常难得的。 从结果上看,虽然这个项目最终没中,但他已经基本达到了青基的申报要求(当然如果经费充足他可以做的更多)。
作为同行我想说的是,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需要脚踏实地和持久不断的努力。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出高质量的项目来。 另外我想说的也是很多人都懂得一个道理——科学无国界!任何一项科研成果只要做出来就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我们研究对象可能属于某一区域,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完全可以服务于全世界。所以没有必要抱着“地方项目”、“省级项目”之类的头衔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必要抱着“国家项目”、“部级项目”之类的头衔而寝食难安。
最后我想说,能够申请到多少预算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你项目的好坏与否,而是取决于你所属于那个单位能分配到的额度。换句话说如果你很优秀但在一个穷单位,很可能连个千把块的设备费都报销不了;但如果你一般般在一个有钱的单位,同样可以做很好的项目。 所以放平心态,继续努力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