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不愿接受移民?
1、因为美国的国土仅3亿多人,但是人口预期寿命高达79.8岁(2015年数据),已经高于很多发达国家了;同时平均每个公民拥有385个“熟人”(根据2014年的统计,世界上平均每个人拥有的朋友和熟人不到100人,而中国是600多)。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美国人只要不自杀,理论上都可以找到足够多的熟人给他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三餐饭的志愿者。
2、因为美国是消费型社会,而且中产阶级占人口比例过高,因此每个劳动者提供的GDP产出要承担的社会福利支出非常之高——这高到几乎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学的样子:
如果我国也按照这个税率纳税,即使是我这种收入也很高的工程师,一年也得上缴近十万元的税收——这差不多是我一年的工资了,而如果没有这些税收,我实际到手的钱可能还得更多一些。所以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每一个新移民的到来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福利负担。
3、虽然美国政府对穷人有一定的补助措施,但是相对于高昂的生活成本来说,这种福利其实非常有限且难以享受全面,因此在美华人中普遍都是“有出息”“能挣钱”的人群:
另外,很多移民到了美国之后,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阻碍,实际上并不能很快融入这个国家,他们的存在其实是一种“边缘化”的存在状态,就像我在国内时说的普通话一样,虽然我能听得懂别人说的话,但我自己说起来仍然有点结巴和口音,这种感觉跟在异国他乡是相似的。
美国的移民历史是一部悲壮宏伟的开拓历史,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造就了美国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普遍走向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科技重心向美洲转移,使得美国国内对于移民的态度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不断高涨的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结又使得这一情绪更加严重,这一思潮的集中表现就是移民法中对于移民种类的诸多限制以及配额制度的不断调整。
随着美国国内对移民的抵制态度越发强烈,美国政府不得不在立法层面做出诸多规定,对移民的条件、数量、配额等做出诸多限制。从侧面反映了外来移民对美国国内就业的影响十分严重,而且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越了积极意义。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的崛起使得美国不再像20世纪早期一样作为世界经济唯一发动机,这一发展趋势使得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再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相应的,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所下降。
同时,由于美国的移民国家属性和其在全球影响力和主导性的提升,世界各国尤其是拉美和墨西哥等临近国家的人民对于美国的向往程度不断提升,由此形成了大量涌入美国的外来移民潮。对于这一趋势,美国本国人的就业利益受到了较大影响,由此形成移民限制浪潮,也深刻反应了移民对于美国的就业市场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战之后,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强国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尤其是美国国内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之后,美国政府推行的自由主义制度和全球霸权主义制度产生了高度结合,使得美国国内民众逐渐产生对于美国的优越性,对其他国家的轻视思想在国会议员和普通民众之间普遍扩散,成为影响移民法修订进程的重要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