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偏差值怎么计算?
偏差值(ばいはんちょう),是韩国以及日本用来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数值,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成绩。日本的偏差值类似于中国高考中的满分750分制,1分相当于75分,也就是满分的13%左右。 举个例子,一个文科考生考到489分,那么他的偏差值就是489/750×100=65;而一个理科生考了524分,那么他的偏差值就是524/750×100=70。如果某人考了个特别高的分数,比如说66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的“偏差值”是很高的——在整体水平很高的人群中,他属于特别突出的那一部分。同理,一个人考了550左右,那我们就说他的偏差值一般,或者很低。 关于如何算出自己的偏差值,日本有一套很复杂的算法,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考试范围和学习能力等都不一样,所以很难有个标准答案告诉同学们自己的实际偏差值是多少。于是,在日本,学生们会把自己的目标大学以及专业的录取概率和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等一起寄给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学校收到材料之后就会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每一个考生大概的偏差值。
另外,有些机构也会通过学生的高考成绩来估算其偏差值。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机构所给的平均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每个考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不能单纯的根据一个数值来判定自己或他人学习的好坏。 对于高中生来说,知道了什么是偏差值,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它是个很好的激励学生的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偏差值比自己想进的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还低的话,那就说明自己的努力还不够,需要再加把劲了! 其次,有了偏差值,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发现自己某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赶紧补起来!
最后,日本的大学会根据学生的偏差值来决定要不要录取该学生。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申请日本大学时,他的偏差值能够达到或者接近想要申请的大学和专业的要求,那被录取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相反,若自己的偏差值离理想大学的录取分数太过遥远,那结果恐怕就不太乐观了。 所以同学们,努力了这么久,终于到了要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希望大家都能够不辜负自己青春时期的付出,都能够在未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