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什么时候发展?
1、中世纪晚期和宗教改革时期
6世纪末7世纪初,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部落住在现在的德国和法国北部。他们仍然尊重罗马法律,被称为“日耳曼尼亚的人”或“居住在边境的人”,因为他们的土地是西罗马帝国的边境。
公元11世纪,德国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家存在。不过,由于布伦瑞克、汉诺威和下萨克森的一部分在北部被荷兰人占有,汉堡和波茨坦的部分地区隶属丹麦。在法兰克帝国(3世纪末期~1806年)统治下,德国获得了统一。
10世纪,德国开始有国家统一的倾向。919年,萨克森王朝的年轻武士奥托被拥护为帝,建立了新的日耳曼国家,定都美因茨。962年,意大利贵族奥托一世登上德国王位,建立奥托王朝。973年,康拉德一世加冕为德皇,正式确立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此时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开始融合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传统。
1314年,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皇帝亨里克一世被选为先驱,1438年,腓特烈三世被选为皇帝,开启了选帝侯制度。15世纪,德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封建帝国。在16世纪的三十年宗教战争后(也称“湖中之战”),德国再次处于分裂状态。
17世纪,英国和法国兴起,作为欧洲大国,德国地位下降。18世纪,德国发生政治改革,普鲁士王国开始崛起。1806年,法国军官拿破仑·波拿巴在莱茵同盟战役击败德国。后维也纳会议决定,由普鲁士领导的德国同盟解散,并且将拿破仑占领的莱茵河右岸地区割让给法国。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815年《维罗纳协议》签署,德意志邦联成立,包括30个成员国。此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1813年发起了反抗拿破仑统治的战争,史称“民族解放战争”。经过10年的战争建立新的民族国家。1848年《五月法案》提出将德意志邦联改为德意志帝国,由普鲁士家族的威廉为皇帝,这个建议被各国封建统治阶级和诸侯拒绝,引发了德国1848年革命。
面对革命运动,普鲁士国王坚持改革而未能成功,转而依靠外国军队进行镇压。1849年3月,35名德意志邦联的诸侯宣布成立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被推选为皇帝。由于遭到了国内外力量的反对,德意志帝国仅存2年时间便告瓦解。
在1862年至1866年的意大利战争(也称普奥战争)中,奥地利败于普鲁士,签订蒂尔西特条约,放弃了对意大利部分的领土要求。1866年,普鲁士王国统治下的北德意志邦联在诸侯盟战中击败奥地利帝国,奥地利被迫退出了德国,普鲁士重新统一了德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开始起飞,以柯恩兄弟创办的威斯巴登火药厂为标志,德国开始了向工业国家的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出现社会公正党,它的纲领包括限制生产工具的私有制、实行八小时工作日、财产公开及分配、对前两者收入征税。
1919年2月,德国魏玛共和国建立,共和国体制是基于在1918年11月民主宪法议会所制定之基本法。
1930年代,德国经济再度繁荣,德国工厂在第三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受到了重大影响,但德国社会又恢复了增长。1933年纳粹党在竞选中获胜。1933-1934年纳粹清除异己,建立国内和平。1933-1934年纳粹党人进行了所谓的“白色革命”,清除了共和国时期的所有痕迹,建立了纳粹的新秩序。
1935年5月10日,德国国防政府公布了德国的战争计划和详细规定了德国的进攻方向。按照这一计划,德国将从北方、中央和南方三个方向同时对波兰展开攻击。1935年5月24日,德国对波兰展开战略演习,准备战争。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