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ms项目什么意思?
MS是Master of Science的简称,即理学硕士的意思。以美国为例,大多数学校提供的master's degree都是属于这个范畴的;不过也有个别像杜克大学这样,把自己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硕士项目都设置成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职业型硕士),也就是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拿来就业的。
当然,除了有明确的career goal 外,选择读 MS还是 PMate 主要还是看你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工科为例,一般读 MS需要修满30-60个学分,完成一个研究项目或是发一篇论文才能毕业;而读PMate则相对轻松,大多数只需要读完规定课程即可毕业,有的学校甚至允许学生免修部分或全部学分,但要完成指定的研究项目或论文。因为拿到的学位完全一样,只要是正规毕业,没有任何区别,绝大多数雇主也不会去注意你到底是读的 MS or PMate。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读PMate,那意味着你的这个项目是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因此相比起纯粹的学术导向的MS来说,你会更侧重于培养自己的应用技能;反之,读MS则会让你对某个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和钻研。 由于美国多数的大学都会给予新生24个学分的免修待遇(一般适用于理科和学生已拥有相当数量学分的情况),所以绝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所讨论的ms和pmate其实是指30学分或者以上的一整个项目而不是其中若干的课程。虽然不同的学校对同一学科领域的项目的定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上分为以下三类:
1. 偏理论(thesis option):这类项目的特点是必须做research,做完以后写论文,学校通常要求论文要经过答辩。如果选择这个option,那么读完这个项目所能取得的学位就是Master of Science。如果学生不选择做research而是选择另修他课,那么毕业时取得的是Master of Arts。
2. 偏实践(non-thesis option):同样也要做project或者是case study来锻炼实际的能力,但是不需要写paper和做答辩。这种项目的优点是能较快地完成学业,缺点则是所得的学位不如第一个option那么“高大上”,一般在商科比较常见。
3. 融合性项目(integrated program):这类项目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糅合在一起,既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前沿理论又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这一类的项目难度较大,要求的GPA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