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读本科难吗?
感谢各位的关注,最近收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所以写了这篇长一点的解答。 如果说申请研究生,申请者具备不错的学术背景且标化成绩不错的话,那么拿到名校offer几率自然大很多; 但如果是申本科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一点,在美国本科阶段,除了极少数的顶尖大学(常春藤、斯坦福等)愿意给国际学生发放奖学金外,其他绝大多数学校都是没有奖学金这个项目的。 所以如果申请本科,经济上就只能考虑自费项目或者带资金的F1签证。
而大多数中国学生的优势在于有着不错的考试成绩和一定的课外活动经历。然而这两点却是美国本科申请的硬伤——优秀的申请人比比皆是,你的标化成绩不过关,申请名额会被挤掉;而你的课外活动虽然可能很精彩,但如果全是跟申请专业相关的,那恐怕也没什么卵用……
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学生的申请优势在美国本科申请体系里几乎发挥不了作用!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以本人亲手申请的经验来看,同一个学校(公立大学),同一所高中(重点中学)的同学,因为都是中国人,在同样的标化成绩的情况下,本申请季居然被分配到截然不同的学院(校区)。而且,最坑爹的是,这些学院(校区)之间的差距可不止一点点! 举个例子好了。
我朋友的孩子和他同校同班,一样是ap课程,一样是考到了门门70+的成绩,一样是参加了几个学校的公益活动。最后申请的成果却是大不一样——他录取到了学校的王牌项目,孩子的录取率只有5%;而我朋友孩子录取到的则是学校比较水的一个专业,孩子的录取率竟然高达85%! 为什么同样申请,结果能差这么多?原因正是出在我们常常引以为豪的标化成绩上!
我的朋友孩子是托福考了110分,sat也考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的文书里面却处处流露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要去学中国人的意思。于是,尽管他的成绩够好,申请的专业也是学校里偏文科的小众专业,但招生官还是对他投递的申请材料毫无兴趣——因为他不符合学校对于国际学生申请的要求。
所以说,如果你的孩子有申请本科的打算,那么在高中阶段最好还是不要只专注于学习,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志愿者服务活动,这样在申请的时候才能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