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研究计划书是什么?
日本大学大多规定,想在哪个系或专业上大学,需要提交该系所教授研究人员的学术论文若干篇,并加以说明,这就是所谓的“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书是在深入研究某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它既是某一项专门研究活动的计划,又是这一研究活动成果的预演,是升入大学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关于研究计划书的格式:
(1)应严密、简明扼要,并能概括所提议的研究工作;如题目太长,可加副标题。
(2)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理由、动机、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的意义,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概念、范畴、理论和假设等。
(3)方法:说明研究工作的具体方式,包括采用的研究设计、研究范畴、具体资料收集方式等。对于比较特别的研究方法,还要加以说明。
(4)参考文献:正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时,要用规范的致谢方式(即脚注)标明出处,并加以说明。正文中没有引用他人观点时,一般不必列出参考文献。
(5)附录:一些比较具体、专门的资料,如测量工具、问卷、研究计划书的草稿或参考书等可作为附件插入。
写研究计划书的方法和途径:
(1)了解大学学科的研究倾向:也就是所即将选读大学的某一学科在研究上偏重的方面。其途径主要有:阅读该大学的大学院(研究生院)该校的学科有哪些、各研究科的讲义录、大学院的论文发行物等相关资料;直接向大学里的研究老师求教。
(2)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应该是自己很熟悉,并有充分资料和见解可以述说的。最好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大学对这方面没有限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书写。
(3)选择调查法:也就是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来调查自己选定的课题。最好有前人研究过的课题,以便参考和比较,也就是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