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分类有哪些?

向传淋向传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去年暑假做过一次问卷调研(虽然样本数量不大),来谈谈我的看法。 先给出结论: 在校大学生的时间分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自我管理型、学习研究型、校园活跃型和社会参与型。 其中,自我管理型所占比例最高(50.6%),社会参与型所占比重最小(8.6%)。 同时,不同学校类型学生的时间分配各有侧重。 具体来看, ①本科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集中在自我管理型(75.9%)和学习研究型(13.8%)上;

②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更多将时间投入到校园活跃型(23.4%)与社会参与型活动(29.9%)中;

③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则主要花费在校园活跃型活动中(41.3%),而公办本科高校学生则更多地投入到自我管理型活动中(58.8%);

④独立学院学生的课余时间较为平均地分配在以上四种类型的活动上。

注:因为独立学院的生源一部分是高考落榜生,其学习能力一般低于本科高校学生,所以其在专业学习上的投入应该高于前者。然而,从数据来看,其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研究型活动的比率(12.7%)反而高于本科高校学生(13.8%)。可能的原因是这类学生在其他方面(如学生会等)花了很多时间,从而在学习研究上投入的时间就相对较少。 除了以上四种典型的时间分布形态外,部分被试的课余时间还分布在其他类型上。

本次调查共有715位有效的被试者填写完毕。来自228所高校,这些高校涵盖各类型大学,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从数据的总体上看,大部分同学(71.6%)都把时间较多地投入到四类项目之中,其中,自我管理型与学习研究型几乎各占一半,其次是校园活跃型与社会参与型。 有21.4%的同学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四类项目的其中三项上,有6.3%的同学把时间较多地投入到四项中的三项或多项。

只有少量同学的时间分别集中在四项中的几项上。 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把大量的时间集中于一项活动上。

对于“你最想改变大学生活中什么”的问题中,有20.4%的同学选择了“增加一些空闲时间”,18.8%的同学选择了“减少一些学习任务和压力”。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自己的校园生活能多一些空闲时间,少一些课业负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