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大龄生是什么?
“大龄学生”一般是指那些年龄在25岁以上,乃至30、35岁甚至40岁的学生(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年龄划分标准,1995年以后出生的都属于“大龄” ),这些大龄青年再回到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故事呢? “大龄学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报考的大学毕业生。因为职业需求或学历限制,他们在工作中不得不报读成考或者自考,提升自我;
第二类是曾经有过大学梦,却因为种种原因未曾圆了大学梦的人,他们有的因为家境困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选择放弃求学之路;有的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却囿于当时的应试教育制度而无缘深造;还有的是因为政治运动或其他社会原因而终止了学业,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如今机会来了,他们可以重新拾起梦想,继续未完成的人生旅程;
第三类则是从未踏入校园的青少年,虽然年龄偏大,但是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进入高校学习,实现了人生的逆转。 对于这三类人群来说,能够重新坐在教室里上课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新起点。
然而对于他们中部分人而言,实现这个“人生转折点”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湖北汉口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工作着的王阳(化名)就是“大龄学生”中的一员。初中毕业后,他因家境贫困就离开了母校,只身到北京闯荡。虽说是初中毕业,可是他的语文素养很好,经常给工友推荐好书,讲解其中精彩章节。当工厂里大部分职工都沉浸在小说世界里时,王阳已经开始自学英语和计算机。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IT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后,王阳毅然离开做了十几年的汽配行业,参加了成人高考,进入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王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由于专业知识扎实,又有很强的外语能力,他被阿里巴巴聘请为翻译。如今的王阳不仅经济上独立,而且拥有了充满仪式感的人生转折——大学毕业证。
像王阳这样通过成人教育获得新生的大龄学生还有不少。在中国,每年报名参加成人高考的人数不断攀升,从2018年的97.65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115.79万人,增幅达到17%以上。 在广州暨南大学函授教室内,有不少像王阳这样的“大龄青年”。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拿到了本科学历。
在暨南大学校园内,除了成人本科学生之外,还有另一群年纪稍长的学生群体--“小自考”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来自企业、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为了提升个人竞争力,他们选择参加自学考试。 虽然学习模式不同,考上大学的途径不一,但是王阳和小自考生们都在校园里收获了很多真挚的友情,体验到了久违的青春时光。对他们来说,年龄不再是困扰,而是一个更加清楚认识自己的标志— 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该往哪里去。 而此刻,答案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