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立和国立大学的区别?
首先,从历史沿革上来讲,“国立”是相对于“私立”而言的,在日本,任何大学除非是军事或宗教院校(如早稻田的军事学校,仙台医学学校的附属医院等),那必定就是“国立”的。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大力扶持私立教育,因为当时国力支持有限,而民间的教育需求又非常旺盛;但是相对的,私立大学也要自负盈亏、自筹资金,所以私立大学要自己聘请老师,自行制定教学大纲和课本,而且学生也需要自己准备上课所需的教科书等学习用品。
而国立大学则完全由国家出资建设,聘请教师,建造校舍,提供给学生所有的书籍资料以及实验器材等。所以从建校之初,国立大学的师资和硬件设施都是碾压式的超越私立院校的。 但是随着国家的强大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私立院校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了,尤其是以国立东京大学为首的关东地区几大名校不断扩张,引入更多的研究设备,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最为优秀的学生,使得这些顶尖的大学逐渐向着“国立”靠拢,即国家出钱建学校,教员来买单! 而以前的老牌国立名校,如京都大学,东北大学等由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即便国家不再投资,依靠以前的信誉和名声也能持续稳步发展。
所以到了战后经济发展时代,许多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校系,培养自己指定的人才,从而形成了现在日本的“国立”大学系统——国家投钱,企业派人参与教学与研究,这种模式基本成为了“国立”大学的标配。 比如帝国钢铁集团就建立了帝京大(现名一桥大学);三菱重工建立了名古屋工业大学;日产汽车建立了神奈川工科大学等等。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那么顺利,作为老牌的精英学校,东京大学也一直想摆脱国家资助的阴影,一直在争取独立和自主,于是在战后初期,东大拼命地招摇撞骗,大肆招生,搞得满城风雨,让政府很没面子。于是1968年,日本政府对东大实施了财政制裁,后来虽然有所缓解,但始终不冷不热。 综合来看,现在的国立大学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东京大学为首,靠实力吃饭的“强国立”;另一种就是以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为代表的“弱国立”,两者虽然都属于国立大学体系,但是差距比国内985与211名校的差距还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