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学校是什么时候?
1964年,法国颁布了《普通教育法》(又称“福柯法”),对法国的中小学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这就是著名的“巴黎高中”制度的起源。 当时,法国社会矛盾比较突出,青年学生反对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十分激烈。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法国政府推出了这部教育改革法。 “福柯法”取消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制,实行3+2+1的课程设置模式,前三年打基础,后两年学选定专业方向,最后一年进入企业实习;它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教师讲授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它还加强了法语、数学这两门核心学科的教学,以期提高法国人的英语水平和工作能力。 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它的本质性特点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史上,它是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1968年至1970年间,美国也曾酝酿过教育改革。当时,越战正酣,大学生们群情激愤,要求罢课抗议,他们声称“要停止越战,必须先停掉课程!” 就在这段时间,美国著名大学——斯坦福大学的校长特曼教授来到日本考察,他看到日本小学生非常活跃,玩得很开心,就感到美国的教育可能出了问题。回国之后,他就力主推行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斯坦福红杉树计划”,目的是要让学生们在校园里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仅仅掌握知识本身。这个计划获得了巨大成功,它对后来美国教育的变革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