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类学校吗?
我申请的是MSA(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Anthropology),属于应用人类学硕士,也是我向往的(爱)专业,所以选校的时候格外用心,研究了近百篇论文和数十本教科书,最终选定5所,分别是BU、Clark、NEU、USC和Wake Forest,其中四所为CSIA(Council on Sustainabl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成员,另外两所虽然不在一个校区,但是都在波士顿附近。 申请结果如下:
1. BU $8000全奖+3000补助(2014年新生奖);
2. Clark $9000奖学金(30%学费减免);
3. NEU 无奖;
4. USC 6000美元奖学金;
5. Wake Forest 15500美元奖学金(包括夏季学分课) 我的背景:
GPA:本科四年平均下来87/100,研究生一年83/100
GRE:语文158分,数学163分
TOEFL:105分,无SLEP分数
实习工作:两段相关经历(跨国农业公司、NGO),一段志愿者(国际博物馆)
奖励:各种奖学金(学业、专项、校际交流),各类优秀干部、三好学生称号,校级科研成果、国家级荣誉(如挑战杯等)没有
PS:两所学校有要求写essay的PS,其他没有。两所学校的PS字数都是不超过500字
简历(Resume):很简单,重点突出与申请专业的结合点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两封学术推荐,一封专业推荐 面试(Interview):电话面试,很短
最后选择BU,不是因为其给了最高金额奖学金,而正是因为其没有给任何奖学金!在申请初期我对奖学金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把目标定在Wake Forest上,因为其在农林业方面的实力和资源都是首屈一指的,后来随着申请的进行以及导师和同院的师兄的建议,又把目标改为BU或NEU,这两个学校在市区,生活成本低,而且都设有COOP program(带薪实习),更有利于未来就业。当我把目标改为上述两个学校时,发现它们对申请者态度突然变得积极起来,尤其是BU,之前一直冷冷淡淡,忽然在申请后期发来offer并且金额不菲!
后来得知原来是校方在权衡后认为我可以和学校专业对口,又恰逢当时中国学生对美研申请的盲目热情导致许多学校专业出现缺憾,于是他们赶紧追加,果真被我赶上了! 而另一个被追加的NEU就没什么感觉了… 总之,申请美国硕士不像申请美国本科那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课外活动、搞科研和创新项目等等来塑造“独特”的申请人。
我认为在美国读研,专业比院校排名重要,因为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强项,可能你在A校读的这个专业能排第一,而在B校就读的这个专业就只能排第三,但如果你的背景适合这个学校,能够拿到full-scholarship的话,为何不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