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德国的治安怎么样?

徐离瑞鸿徐离瑞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有关法国和德国华人聚居区的打砸抢事件,引起很大震动,震惊于华人区的惨状,也震惊于中国移民外国后的不安全感。作为一个在国内和国外都生活过的人,我对国内的安全性充满信心,但在外游和生活中,却时有提高警惕的必要。

对多数人而言,出国意味着更高的生活品质,是享受异国风光、提高生活质量的最好机会。但也有一部分人,背井离乡不只是为了休闲,而是因为迫于生计,尤其是怀着在外国生孩子的美好希望而来。对于这些人而言,在国外生孩子的同时,安全地生活下去也是必要的。而作为两个西方大国——法国和德国的首都,在北京和上海生活时,我很少担心自己遇到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法国时,在下班路上经过一片废弃的工厂,也曾有不法之徒欲抢我的包,但被我一拒之,也就作罢。而德国首都的华人聚居区,也在白天正常的时间内,保持着一片繁荣和安宁。

但即便在白天,也总有遇到麻烦的时候。在法国的一个午后,试图用手机拍照一座古老的建筑,却被当值的保安以不明确的理由拒绝。言语冲突间,我感觉自己正在被威胁,便走开了。而前几天,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旅游时,也曾被不明身份者以不明的理由抢劫(或偷窃),心浮气躁之下也未用心追究。

我的一些在法国工作的同事朋友,则总是有意无意地谈起当地社会的严重不安全现状。他们很多来自比较混乱的法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或是从政坛和暴力机器转型而来,谈起自己在前线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在法国的书籍和公共媒体上,更能常常见到对当地社会治安的抱怨。如法国内政部长(亦即法国警察系统最高首长)贝尔纳·卡泽纳卡尔所言:“法国的街道上,安全的面积越来越少。”卡泽纳卡尔所说的“越来越小”,是指安全的地域在日益缩小的过程中,城市的罪案率居高不下。仅1997年10月至1998年9 月间,法国的25个城市就遭遇了24起严重的爆炸案。

自1987年以来,法国的暴力犯罪提高了5倍,“在像巴黎这样的都市里,人们已经不敢再单独出门了”,《地球》杂志这般感慨道。法国的一个又一个小城,如克勒兹地区的艾皮纳尔,卢瓦尔地区的索米尔和蒙布尔,也都经历了罪案率惊人的提高。特别是索米尔,以发生两起杀人案和一连串暴力抢劫案闻名;蒙布尔发生的严重罪案,也已成为各国媒体的关注焦点;被称之为“和平城市”的艾皮纳尔,也经历了从西班牙偷渡者被杀到警察局被炸的重大转变。

法国小城瓦朗斯的罪案率更是增长惊人,从1995年的每千人12.5起,上升到1997年的每千人35.7起。1998年1月,瓦朗斯的地方检察官甚至公开表示“暴乱已经达到了罪恶高峰”,而一个月后即1998年2月3日,此城就遭到了一起严重爆炸案。

法国的电视台也少有不敢讨论社会罪案的问题,一位著名的法国影星在讨论某期“观察”节目中就曾感慨说:“法国已经成了危险的地方……我再也不愿看见电视上出现的人物在街上遭到枪击……”

对于国人而言,可能更熟悉德国的德累斯顿大教堂。这座德国东部名城是德国在二战中遭到的最大失败——轰炸后的幸存者重建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20年前的今天——1989年9月1日晚,德累斯顿火车站发生了一次严重恶性爆炸事件。在这次爆炸中,20人死亡,60 人重伤,10人轻伤。

德国德累斯顿火车站当年9月1日的大爆炸,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统一后的社会动荡,都影响了德国人对国内和平与安全状况的印象。但自1990年统一以来,德国国内的安全程度不断提升。

有统计数据表示:1991年以后的德国华人区洛亨豪森,夜晚街上的行窃和扒手行为几近消失。而直到1999年2月,位于卡塞尔的中国商城“南京”也只遭到过两次偷窃。从1996年起,卡塞尔市还组织了中国商人的汉语班、武术班和篮球班。显然,卡塞尔市政府和中国商人、学生都欢迎这种合作和这种对和平与安全的保障。

对于在法兰西和德意志这两国生活的多数中国人而言,不管这里曾经发生过多么大的暴力案件,也不管欧洲媒体对两国的社会现状作过多么悲观的报道,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中国人,都不得不继续在这里过着自己的日子,安全或是危险着,但总得生活下去。

但无论如何,在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富裕的西方大国生活,中国人的安全感,要较在国内为低。尤其是,法国的华人男子在娶妻纳妾方面遭到国内传统观念的强烈抵制后,因对家庭安全感的丧失,引发杀妻求罪的悲剧,近年可谓屡见不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