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分为几类?
除了大家熟知的SCI论文分区的JCR(期刊引用报告),还有影响因子、分区指标,这里再介绍一个评价期刊水平的指标——即期刊的IFC(即期刊影响趋势指标)。 大部分期刊都提供了该期刊的历史影响因子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查询找到很详细的年份数据。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为例,在查询界面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就可以看到该刊物的历年影响因子。 根据文献[10]中的方法计算出各学科的IFC值。 IFCl=(2.596-0.354*ln(IF))^2 其中,IF为影响因子;IFCl为IFC值;ln为自然对数函数。 经过计算得出了各个学科的IFC值,根据IFC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期刊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认为,IFC大于0的期刊处于上升阶段,小于0的期刊处于下降阶段。当然,这个结论需要大量样本数据进行验证。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作为例进行检验。 经计算,该刊物最近三年IFC值为:0.198(2017年)、-0.085(2016年)和 0.129(2015年)。可见近两年IFC值小于0,说明期刊水平处于下降状态。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又选取了3本专业期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四个期刊的IFC值均小于0,说明这四年期间这些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下降状态。 最后,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2015年至2017年间临床医学学科领域中SCIE收录的中国期刊的IFC值,绘制其变化趋势图。 由图中可知,所有期刊的IFC值均小于0,且接近线性下降,因此可以说2015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临床医学领域的SCI 论文整体处于下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