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移民?

孟欣渊孟欣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我近期正好写了相关的解答。在这里贴出部分答案,供大家参考。 问题:如何评价特朗普对中东的政策及影响?

回答:Trump的宏观政策框架是构建在美国战略思想史上的。 美国战略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个是麦卡锡主义的发起者杜鲁门,另一个就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核威慑理论奠基人亨利·基辛格。

他们共同提出了大棒加胡萝卜的对外政策的基石——硬实力和软实力。 所谓“大棒”,就是美国要依靠武力或武装力量威胁,来强迫别国就范;而“胡萝卜”指的是美国在行使武力的同时,还应当给予弱者经济上的好处,从而让对手失去反抗之心,乖乖就范。

使用武力是美国的权利,给不给“胡萝卜”则是看美国的心情。这种外交手段又被称为“棒喝外交”(shock and awe diplomacy)。 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处于冷战的高潮阶段。苏联在二战后迅速重建,国力迅猛增加。面对这个强大的对手,美国人开始反思对外政策。以基辛格为例,他就认为当时美国的对苏政策没有充分发挥软硬实力的作用,要么过分依赖军事力量,要么寄希望于经济制裁,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扩张势头。

于是,基辛格等人在1973年出版了《大国政治》一书,系统阐述了“大棒+胡萝卜”的对外政策主张。

此后,里根政府利用苏联国内经济困难的机会,联合其他国家对苏联展开经济封锁;小布什政府则借由反恐战争的机会,将美军直接部署到阿富汗和伊拉克,打击当地恐怖势力,同时也顺带打击了伊朗和叙利亚。这两次的对外用兵,都起到了打击敌人的效果,但也造成了新的问题:敌人打跑了,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不满情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美军的频繁出动,也使得国力和军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到了Trump上台之后,利用美国国民对国外移民和美国本土穆斯林的忧虑,打着“保卫美国人民”(keeping American safe)的口号,试图延续运用“大棒+胡萝卜”的策略。只不过,这位总统可能忘了,如果拳头不够硬,那么再多的胡萝卜也是无源之水。

公孙弘星公孙弘星优质答主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签署行政令,要求结束所谓“非法进入或呆在美国”者的“庇护城市”的联邦拨款。

美国媒体指出,目前并不清楚该行政令具体会针对哪类资金,需要司法部和国土安全部确定,该行政令需要经法庭裁决后才能生效。此外,在2019财政年度预算案中,联邦政府为这些“庇护城市”提供的资金被“删除”,因此这项行政令只会影响未来政府的开支。

美国有20多个“庇护城市”,收留无证移民。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大都市都明确反对配合联邦政府移民当局的驱逐令,以保护居住在其辖区内的非法移民。

特朗普上台后,主张加强移民管控,主张“筑墙”禁止非法移民从美国南部进入美国,主张取消“庇护城市”,加大对雇佣非法移民的企业予以经济制裁。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移民改革法案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移民改革法案。该法案要求提高绿卡持有者的教育和技术水平,同时废除美国移民项目中亲属移民的部分亲属关系配额,即父母和子女及兄弟姐妹类亲属移民配额。

随着特朗普政府“筑墙”和改革移民政策,美国国内有关“移民是否威胁美国社会和经济”、“移民是否会抢走本土美国人的工作”等再次引发争论。尽管美国是“移民国家”也是美国社会的基本认知,但历史上移民在美国社会也存在不少阻力和争议,美国历史上也曾经经历过多次移民管控高峰。

美国历史上最早针对排华的《排华法案》于1882年经国会通过、时任总统签署生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特定族裔的移民法,该法案禁止华工进入美国,限制华人在美国的活动,并规定华人不能入籍。该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

随着美国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美国社会就业压力增大,近年来“移民威胁论”和有关移民的犯罪论不断出现。皮尤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非法移民犯罪率高于本土人士,少数族裔的犯罪率和非法移民犯罪率是导致部分美国人持枪自保的重要原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