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公费自费的区别?
在2014年以前,我国继续施行了几十年的公费留学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所有留学生都是公费待遇,免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由公家负担,唯一需要自理的是交通费。 但是到了2014年以后,我国的留学政策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奖学金制。虽然仍然有公费这个说法,但实际上已经和以往的公费完全不同了——现在的“公费”要自付一定的费用,承担和生活费、住宿费等有关的所有开销。 不过,虽然国家的出国留学政策改变了,但是各个学校的做法又不一样了。许多学校还是会提供公费待遇的,只不过名额非常少罢了。
比如,北京大学最新的招收海外硕士毕业生的招生简章中规定,凡是录取为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均可享受公费出国留学待遇,免费读博士!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都可以申请“公费出国”。
北大这一举措是为了缓解国家财政压力,因为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资金就不再直接向高校支付留学人员的生活补贴了。也就是说,如果选择读博,只要能够被北大录取,那么所有的学业支出(包括学费和生活费)都由学校负责。 这对于广大计划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好消息。
除了北大之外,中国人民大学也发布了类似的政策。 其实,不论是北大还是人大,它们所提供的这种公费留学的待遇,都属于精英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面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以后,所有学生都要缴纳学费,但国家对就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生,也规定了相应的奖助政策,因此目前攻读研究生有有两类学生: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不同形式的研究生享受的政策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但区别不会很大。下面给大家具体讲一下两者的区别:
自费研究生在入学时必须一次性缴纳所有的学费、住宿费、杂费等,学校一般不给以助学金和奖学金,而公费研究生则不用缴纳这些费用,同时每个月还可以享受1000-2000元不等的国家助学金和高额学业奖学金。
但新政策下,有相当比例被录取的学生可以拿到全额或部分的学费减免、助学金和高额学业奖学金。按照国家规定,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所有学生每人每年都要收取6000-10000元的学费,但只要入学考试成绩达到或超过研究生院的划定的奖学金分数线,学校就发放全额学费减免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因此享受了奖学金的研究生实际上就相当于成为了所谓的“公费研究生”;而没有达到奖学金分数线的同学,需要自交学费上万元,实际上就相当于自费考生了。
所以现在攻读研究生自费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提前规划好考研复习,如果准备考研但自身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也可以从自考本科文凭开始考起,拿到自考本科学历后,再去进一步的复习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