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培养一般几年?
不同学校的政策不一样,有些学校是保证3年毕业(正常),有的学校是4/5年。 一般来说,如果博士在第三年完成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那么第四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是如果博士在第四年还没有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或者答辩没有通过的话,那么五年也拿不到博士学位。 所以有同学问:“我读博4年了,还没写够论文,怎么办啊?” 这个问题问对人了! 我在读博期间一共写了7篇文章,其中5篇SCI,1篇CPCI,1篇EI,全部一作(虽然有一部分是我导师做的通讯作者,但还是算我的)。这些文章从构思到写作再到修改定稿发表大概用了2-6个月的时间(不包括准备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时间,因为需要用到之前的实验结果所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准备数据)。
也就是说如果我有时间概念的话,大概半年多的时间可以写一篇文章(不包含检测重复率,改格式以及投稿的时间),那么三年博士读完就差不多能发4-5篇文章了(这只是假设,我实际用的没那么久,比如其中一篇文章只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如果博士第四年你还有剩余的时间,那么你完全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再写一篇论文,这样的话第5年可以发第二篇,第6年可以发第3篇...如此往复。
不过话说回来,绝大多数的同学肯定不是像我们课题组一样每周开组会汇报科研进展的,大多数的同学可能更忙一些,事情也多。那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开展研究、如何梳理自己的思路并迅速地将之转化成为可供出版的稿件那就是一门学问了。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实验做了两个月没有任何结果,那你就要好好想想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是你实验设计的问题还是你的方法的问题又或者仅仅是运气不好。想清楚之后立刻改变策略重新开工,那么很可能你只需要多花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并且顺利发表。
所以我并不认为读博是煎熬的,我认为读博是充满智慧的,如果你善于思考并且懂得及时复盘的话。 对了,我读博期间总共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因为第三年我休学了。